深入解析:您的終極ESG報告指南

ESG報告基礎:三大核心要素及其含義
ESG代表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通常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互換使用,它涵蓋了一系列衡量企業責任的關鍵因素。以下是ESG三大核心要素在企業報告中的具體含義。
ESG報告的目標
ESG報告旨在提供有關企業在環境影響、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管理資訊。
通過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希望展現其在負責任發展、多元化與包容性、負責任的供應鏈管理以及良好治理實踐方面的承諾。擁有良好ESG評級的企業通常更受消費者、投資者和員工青睞,而未能遵守ESG規定的企業則可能面臨聲譽受損,甚至法律處罰的風險。
ESG報告的目標是建立一套框架,使企業能夠展示其長期價值創造的承諾,增強市場信任,並使業務戰略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保持一致。
深入瞭解常見的ESG報告框架
ESG報告體系錯綜複雜,但好在已有多個框架為這一廣泛且複雜的主題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標準化。
當然,這些框架的多樣性本身也是一項挑戰——由於不同的指南數量眾多,很難準確判斷哪些適用於特定企業。下面,我們來梳理這些主要ESG報告框架的含義。
- 全稱:非財務報告指令
- 審計要求:外部審計為可選
- 納入範圍:作為年度報告的一部分
- 適用期限:2024年結束
- 全稱: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
- 作用:取代NFRD
- 生效時間:2023年起實施
- 要求更加具體,涵蓋更詳細的報告標準
- 外部審計:強制要求
- 數據要求:需根據ESEF進行數字標記
- 適用範圍擴大:從11,700家企業擴展至49,000家企業
- 納入範圍:作為管理報告的一部分
- 全稱: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
- CSRD的補充部分,共包含12項標準
- ESRS 1:提供通用指南,但不包含具體要求
- ESRS 2:適用於所有受CSRD約束的企業,為強制性標準
- 其他標準需基於雙重重要性評估進行適用
- 基本屬性:大部分為自願框架,但受NFRD及未來CSRD約束的公司需強制披露
-
框架涵蓋6項可持續目標:
- 氣候變化減緩
- 氣候變化適應
- 水資源與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
- 向循環經濟過渡
- 污染防治與控制
- 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恢復
- 強制披露的3項 KPI:
- 營業額(Turnover):公司收入中符合可持續分類法目標的占比
- 資本支出(CapEx):如公司物理資產(如建築、機械)中符合可持續分類法目標的占比
- 運營支出(OpEx):公司運營成本(如員工薪酬、公用事業費用)中符合可持續分類法目標的占比
- 除以上的6個目標與3個KPI,還需遵守「不造成重大危害」(DNSH)原則:即企業任何可持續發展舉措不能造成比其收益更大的環境或社會危害
2023年6月26日,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發佈了兩項IFRS可持續披露標準,二者需同時遵循,但側重點不同。
IFRS S1(基礎可持續性披露標準)
要求披露企業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風險與機遇,並納入財務報表。行業特定披露需參考 SASB(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標準,需引用外部來源識別可持續相關風險與機遇(不包括IFRS S2),必須提供連接財務報表與可持續性風險和機遇之間的披露,不受GAAP約束。
IFRS S2(氣候相關披露標準)
戰略披露需區分物理風險與過渡風險,並披露應對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計畫,包括符合法律和監管目標的措施。企業需開展情景分析,評估氣候事件可能對業務造成的影響,並納入氣候相關指標和目標,包括溫室氣體排放(適用於所有行業)、行業關鍵指標及企業董事會或管理層用於衡量進展的專屬指標。
輕鬆應對ESG報告
ESG報告讓您夜不能寐?別擔心,我們幫您解決。
觀看我們的視頻 瞭解如何借助全面集成的端到端ESG解決方案,輕鬆應對最新的報告要求。
style="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width:100%;height:100%;"
title="ESG reporting: from confusion to compliance">
誰需要進行ESG報告?
隨著《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的實施,ESG報告的適用範圍將大幅擴大,相較於《非財務報告指令》(NFRD)僅要求11,000家企業披露,新規將影響約50,000家企業,使其必須遵守更嚴格的ESG報告要求。
全球ESG報告概覽:國際視角
儘管全球範圍內尚無統一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法規,但歐盟正在通過現行和即將推出的法規設定標準。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正在跟隨歐盟的步伐,制定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框架。
歐盟
歐盟一直走在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前沿,早在2016年便實施NFRD。隨後,EU Taxonomy於2020年建立,而CSRD也於2023年正式生效。
所有這些框架的核心目標都是為了實現《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的願景,即到2050年實現歐盟氣候中和。
英國
儘管英國因脫歐在經濟政策上採取了不同方向,但預計其ESG監管框架仍會參考歐盟的現有法規。目前,英國正處於制定專門ESG法規的迭代階段,並計畫於2024年7月推出《英國可持續披露標準》(UK SDS)。該法規將在很大程度上對標歐盟法規,但會針對英國特有的事項進行調整。
美國
美國仍處於ESG立法的早期階段,歷史上,企業是否進行ESG報告主要取決於自身選擇。然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2022年宣佈的《投資者氣候相關資訊披露的增強與標準化計畫》(The Enhanc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for Investors)試圖改變這一現狀,其核心目標是統一企業ESG報告標準,使其更符合歐盟法規。不過,由於該法規尚未正式公佈,目前美國的ESG監管仍主要由各州自行制定,而非國家層面的強制性標準。
新加坡
在新加坡,上市公司遵循“遵守或解釋”(Comply or Explain)政策,即它們必須披露其環境和社會影響,否則必須提供充分理由說明不披露的原因。這一政策將逐步過渡至部分行業的強制披露,首批被列入強制披露範圍的行業主要是受氣候風險影響較大的行業,包括金融業、農業食品與林產品行業、能源行業。
此外,新加坡的上市公司還必須披露其董事會多元化政策,包括董事會成員的技能、經驗及其他有助於多元化的相關因素。
瑞士
符合以下條件的瑞士企業需遵守ESG報告法規:
連續兩年內擁有至少500名全職員工;
資產負債表總額至少達2000萬瑞士法郎;
營業收入至少達4000萬瑞士法郎。
自2023財年起,符合條件的公司必須披露以下關鍵領域的資訊:環境影響、氣候相關活動、社會政策、雇傭實踐、人權尊重、反腐敗措施,該ESG報告框架旨在提升企業透明度與責任意識。
如何通過穩健的ESG報告規避風險
ESG風險是指企業、行業和投資組合所面臨的環境、社會和治理相關風險。以下是幾個典型的ESG風險示例,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企業的不同方面。
如何開啟您的ESG報告之旅?
使用ESG報告軟體至關重要,主要原因如下:一、通過軟體,企業可以準確評估自身在ESG方面的表現,識別可持續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二、ESG報告軟體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平臺,用於數據收集、分析和報告,幫助企業更輕鬆地遵循ESG法規和標準;三、通過及時、準確、全面的ESG報告,企業能夠向利益相關者展示其可持續發展承諾,提高信任度;四、ESG報告還能幫助企業優化決策,推動積極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變革。
市場上有許多ESG軟體供應商,各自聲稱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然而,在選擇軟體時,企業應確保所選系統具備必要的功能。您可以組建由不同部門代表組成的核心團隊,確保所有使用軟體的關鍵人員參與選型過程。
制定功能需求清單,區分“必備功能”與“可選功能”,以便精准篩選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核心功能要求:
- 數據與KPI分析
- 自動化數據收集
- 符合ESG標準的報告範圍定義
- 溫室氣體(GHG)排放計算(如CO₂)
- ESG報告生成
- 自動化數據驗證
- 審計追蹤
- XBRL標記
尋找能夠滿足您所有要求的解決方案,您可能會覺得不知所措。但ESG報告解決方案並非“一刀切”,企業需要結合自身需求進行甄選。
ESG報告:單一數據源的強大優勢
還在為尋找一款全面的ESG解決方案而困惑?別再猶豫,即刻體驗藍科的 一體化ESG報告軟體!
藍科可連接300+數據介面,讓自動化數據收集變得像按下按鈕一樣簡單。借助藍科ESG報告軟體,您可在一個中央平臺內輕鬆完成財務與ESG報告集成,確保數據一致性,實現單一真實數據源。
主動應對未來監管要求,全面掌控ESG數據。藍科賦予您ESG數據的完全透明度和控制力——涵蓋EU Taxonomy映射、關鍵數據計算及報告生成。企業集團可輕鬆創建年度財報,包括可持續發展報告,並一鍵轉換ESG報告至iXBRL格式。
常見問題解答
過去,ESG披露主要是自願行為,但最新的法規框架已強制要求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報告。
如果您的公司總部位於歐盟、在歐盟地區有重要業務運營,或是符合CSRD要求的歐盟子公司的母公司,那麼您也需要遵守CSRD規定。
自《歐洲綠色協議》推出以來,全球多個國家已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這一目標不僅符合全球範圍內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日益關注,也推動了消費者對環保責任企業的更高需求。因此,穩健的ESG報告不僅是合規要求,更能提升企業對投資者和客戶的吸引力。
「漂綠」指企業通過誤導性行銷,虛假宣傳其環境友好型理念或行動,以製造環保形象,而實際上並未採取真正可持續的措施。ESG報告的目標之一就是遏制這種行為,為企業實踐提供透明度。
由於ESG數據與財務數據高度相關,ESG報告通常由 首席財務官(CFO)負責,但這並非固定規則。一些企業會專門設立ESG負責人,負責可持續發展披露及相關舉措,使其成為獨立職能。不論組織如何分工,ESG應成為全公司共同關注的議題。
ESG報告最大的挑戰在於數據收集. 由於報告範圍廣泛,相關數據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數據孤島,難以整合。此外,最新法規要求數位化標記(iXBRL標籤),以確保數據機器可讀,這需要專門的軟體支持。